大海中文网 > 逍遥农家子 > 第39章

第39章

大海中文网 www.dhzw.cc,最快更新逍遥农家子 !

    翌日一早,钟正义一早就被叫到前院堂屋,钟老爷子将送钟庆峰去族学的意思跟他一说,就乐得他都快找不着边,若不是他尚还有点理智,恐怕早就夺门而出,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媳妇知道。

    钟正义感觉浑身轻飘飘,仿佛踩在棉花堆里,也不知怎么的,就进了自己的房间。

    洪氏见他这副神不守舍的样子,上前轻拍了他肩膀一下,结果倒好,人还没回过魂来,只得加重力道,钟正义这才完全清醒。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?”做夫妻十几年,洪氏还挺了解自己丈夫,“难道有好事?”

    最初的高兴劲过去,钟正义也端的住,只是语调还是止不住有些上扬:“嗯,爹说让庆峰进族学,今天就去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?”洪氏不是个大嗓门之人,可乍听到这个好消息,声音都尖锐几分。

    “当然是真的,我还能骗你不成?”钟正义斜睨她一眼。

    “就我家庆峰,没其他人?”洪氏就是想得多。

    钟正义皱了下眉头,刚才他只顾着高兴,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漏,仔细一回想,才确定地说道:“爹没有提,应该就庆峰一人。”

    洪氏本就喜上眉梢,听了钟正义的话,便又乐上三分,钟正义看了,打破她不切实际的幻想:“醒醒吧,爹除了对庆然格外偏爱之外,其他孩子不说一碗水端平,至少差别不大,怎么可能就厚待庆峰一人?我估摸着应该是其他侄子年纪还不到,等过两年,想必都会送他们进族学。嗯,明年庆涵就六岁,说不定不用等那么久,明年就又多一个。”

    洪氏收回早就跑得不着边际的念头,讪讪地笑道:“那也是好事,只要爹没忘了我们这房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都这么多年了,你还不清楚爹的脾气?只要手别伸太长,尽想些乱七八糟之事,爹他就不会刻意为难谁。”钟正义嘴上虽这么说,心里却想着,还有,别为难钟庆然这个他爹的宝贝孙子,否则逮谁跟谁急。

    洪氏也是乐晕了头,平时她可不会问出这么白目的问题,脑子一清醒,思绪便开阔:“庆安也才十三岁,看爹的样子,大约是庆和坊很来钱,要不,你找爹说说,把他也送去族学?”

    房内一阵沉默,钟正义半响才开口:“这事急不得,等两月再说。”

    他想得多,按说,钟家小一辈孩子年纪都不大,最大的钟庆阳都才十五岁,要是家里真不差钱,都送去学堂是最好的出路。远的不说,得个秀才的功名就是大大的裨益。这个诱惑太大,钟正义一时都有些愰神。

    这对钟家而言算得上是大事,很快,钟家所有人都得到了这个消息。

    钟庆阳作为长子长孙,刨除钟庆然,他得到的待遇是孙辈中最好的,尽管钟老爷子尽量一视同仁,长久传承下来的规矩,早已浸入他的日常行为中,不自觉就表现出来。

    可就算这样,当家里钱财不足时,钟老爷子也只能在小儿子和长孙中挑选更加适于科举的那个,其他的,他无法顾及。

    钟庆阳听到钟庆峰即日将入族学,手下的动作顿了顿,眼神也有些黯淡,却什么也没说,又继续干着手头的活计。

    明氏就没这么好说话,她一听到这个消息,整个人都炸了,不管不顾,直接到上房找钟老爷子要个说法。

    “爹,庆峰进族学我不反对,那我家庆阳呢?他今年已经十五岁,再错过这次,可真就没机会了。”

    看到自家媳妇那愤愤不平的样子,追在后头过来的钟正仁,本想拉她回房,听到这话,一时竟也忘记呵斥,转而也用期盼的眼神盯着钟老爷子。

    被大媳妇质问,钟老爷子有刹那愣神,这真是反了天了,竟敢这么对他说话,再看到一旁大儿子希冀的目光,钟老爷子把张口欲骂的话语咽了回去,手指摩挲着桌棱,眼里光芒不定。

    “老大,先带你媳妇回去,好好教教她。庆阳的事,我再考虑考虑。”

    明氏不是愣头青,她这时回过味来,也佩服自己竟敢到公公跟前撒野,瞥眼瞅了瞅边上的钟正仁,见他神色还算正常,这才小心翼翼挪回自己房中。

    看着一贯泼辣示人的娃他娘一副小媳妇样,连钟正仁这样情绪波动不大之人,都觉得真是个稀罕事。明氏泼归泼,在公爹面前还是不敢造次的,要不是实在心疼大儿子,明氏也不至于冲动至此。

    见明氏想辩解几句,钟正仁阻止了她:“行了,你怎么想的,我心里清楚。这次就饶了你,下回可别再顶撞爹,还好这次娘不在,不然有你好受的。”

    明氏这次特别乖,拼命忍住到口的话,乖乖受教。

    “你也别心里埋怨,我清楚,这几年是苦了庆阳,可家里只能供一个学子,庆阳学业比不上正信,我能有什么办法?不过我也没想到,这么多年了他还在坚持,他赚的那点私房,恐怕都花在买书买纸笔上头了。”这事钟庆阳一直瞒着,若不是钟正仁无意中发现,他刚才也不会一声不吭,还希望媳妇的意见被老父采纳,这和他以往的做法可相去甚远。

    明氏看着这么轻松就过关,再不装模作样,立刻回归本性,高声说道:“可不就是吗,我就是看着他白天干活,晚上闷在房里对着烛光看书,太过辛苦,才想着为他争取一二。”

    “你早就知道?怎么不跟我说。”

    “跟你说有什么用,家里没钱,一切都白搭。”明氏翻了个白眼,说话直戳人心窝子,倒把钟正仁给噎住了。

    “哦,那这次你闹,你是觉得家里钱够多了?”

    “我猜的呀,既然能送庆峰进学,再送一个肯定没问题。我要不为庆阳争取一下,估计晚上睡觉都睡不好。”明氏不被情绪左右时,还是能想明白的,不过就算如此,她一样会去找钟老爷子谈谈,只是会换个说话的方式,再让她口气这么冲,她是不敢了。

    “你这个时候这么关心庆阳,上回给欣丫头说亲时,怎么就没考虑考虑他?”钟正仁表示想不明白明氏的思考方式。

    说起这事,明氏并不觉得自己做得有错,撇了撇嘴说道:“这事能一样吗?欣儿那事要能成,钱财还不是小事一件,不出几年就能回本。庆阳进学,靠你我可供不出来,我就是有心,也没这个本事。再说……”

    明氏差点把不该说的说出口,忙刹住嘴。

    钟正仁瞧了瞧说话说半截的自个媳妇,神色有些晦暗不明,看来,有些事情明氏瞒着他,只是没根据的事,他也不好逼问,转而把念头放回当前。

    钟正仁没想到明氏到现在还不明白,事情的关键不在这里,而在于大丫头对他们有没有这份心。从她那次作为来看,反正钟正仁是不信的,东西到了她手里,还想再吐出来,光想就能想到这个难度有多大。看来,以后得注意一下明氏的动向,可别被带到河沟里去。

    想了想,钟正仁还是开口说道:“庆阳这事就先这么着,有我在呢,用不着你出头,我还能亏待自己孩子不成?至于欣丫头,以后做决定前,先跟我说下,要还像上次那样,我可真不能忍了。”

    明氏一想到那后果,就觉得浑身不得劲,甭说现在,就算放在之前,她也舍不得离开钟家,都一大把年纪了,被遣回娘家有什么好果子吃?她是不敢再擅自做决定了。

    见到明氏面露害怕的神色,钟正仁十分满意,既然效果这么好,以后就得时不时敲打敲打。

    上房,钟老爷子闷坐半晌,想着照庆和坊这个来钱的势头,就算生意减半,供几个学子还是成的,至少,进族学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。至于要不要费心栽培,那就看他们各自的能耐。

    想清楚后,钟老爷子豁然站起身,背着手又在房里来回踱步好一会,才最终下了决定。

    叫来钟庆然,钟老爷子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庆然啊,只要庆和坊不跨,想来家里以后都不会缺钱,你娘之前过来说,让你大哥也入族学,我想了半天,觉得她说得有道理,有钱了,不用来培养后辈子孙,岂不是摆着好看?”

    钟庆然疑惑地看着钟老爷子,不明白跟他说这个有什么意图,只能耐心聆听。

    钟老爷子话锋一转,接着说道:“既然你大哥都要进学,那你二哥也不能落下,你四弟是早就定下的,你夹在中间,就没有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钟庆然恍然大悟,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。这事情还真难办,以前,孙辈中就他一个人上学,惹来不少艳羡的目光,他弃学时,就算没人拍手称快,至少没几个人会真心劝着他。眼下倒好,以后钟家孙辈所有男丁都要进学,就他一个只学了三年,岂不是鹤立鸡群?不,应该倒过来说。

    钟老爷子也不催促,耐心等候,心跳却不知为何加快了几分。

    钟庆然扪心自问,不说他有没有这个能力,就算真能一路高歌,发挥出逆天运气连中三元,最终走上仕途,出人头地,那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吗?显然不是,以他那不受拘束的性子,要巴结上官,拢络下属,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,这日子过得得有多憋屈?哪有在乡下当个小地主来得畅快?

    若说之前,钟庆然还有所顾忌,钟家无权无势,又没有靠山,就算手中握有大量钱财,也心中难安,指不定哪天就有祸事降临。

    再说个实际点的,即使把跟他最亲近的五弟六弟培养成才,关系一如既往的好,等他们有了媳妇子女之后,他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再怎么靠前,也得退后一步不是?别人有,不如自己有,这点他非常清楚。

    现在就不一样,钟庆然有福运珠傍身,只要把自己的本事发挥出来,赚取大量金钱的同时,还能随心做些对大周朝百姓有益之事,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福运,他没必要非得绑在科举这条万千学子都想闯,已经铺满累累白骨,看似前程锦绣的康庄大道上。

    再有一点,若钟庆然没看错,那个他无意中搭救的华服青年,很可能成为他的一个大靠山,这种感觉毫无来由,但却出现在他脑海中,竟一时挥之不去。

    钟庆然历来直觉都很靠谱,他没有去找证据证明他的感觉有没有错,姑且信之。

    想是这么想,钟庆然也不可能任意妄为,怎么也得顾及一下两老的感受,这才勉为其难地说道:“爷爷,让我进族学可以,不过,您也知道我对那些之乎者也不敢兴趣,以后可不能逼着我考科举。”

    听到三孙子愿意,钟老爷子哪有不答应的,谁知钟庆然话只说了半截,听到剩下那一半,他可就高兴不起来。他原还想着能激起三孙子的好胜心最好,不成,也碍于兄弟们一个个上进,他至少也得进考场试试,结果倒好,这个念想直接给断了。

    罢了罢了,有人好文,有人好武,还有人什么都学不会,有些事情真不能强求。钟老爷子这次算是彻底看开了,儿孙自有儿孙福,牛不吃草他还能强按头不成?再说,三孙子最近那么懂事,岂是心无成算之人?既然那么不想走仕途一道,就随他去,想来他定有解决之道。

    对于钟庆然的能力,钟老爷子不可能丝毫无察觉,怎么看,三孙子都不是一个无能之人,难道有家人看着,还能被人欺负不成?

    想通之后,钟老爷子直接指出关键问题:“族学里规矩严,我也不知道你说的折中方案,先生答不答应,等我问过再说。”

    钟庆然也知道他提的要求有些让人为难,可是不试试他又不甘心。他离开学校这么多年,早就没了当初一心学习的劲头,与其把人整天绑在课堂上,还不如做些他自己感兴趣的事。

    钟老爷子行动利索,当天就走了一趟族学,好话说了半天,才让先生们答应,允许钟庆然旁听,课业问题他们不过问,什么时候想去便去。

    这倒并非为钟庆然开的特例,钟庆书钟庆竹之前还不是这样?两人是三天晒网,两天打鱼,年纪小时不懂事,被人撺掇着逃课,等到懂事了,逼着自己耐心听了几天课,结果愣是听得昏昏欲睡,就再没了这份心思。

    这事,钟庆然是知道的,要不然,他也不敢怂恿钟老爷子去游说。只是他做得更绝,这是摆明了把丑话说在前头,过了明路之后,以后别人就不能再拿这事说他。

    钟家只有三套课本,钟正信那套还不好拿,便只能两人共用一套。

    隔天,钟家四兄弟浩浩荡荡冲向族学,很是被人围观了一阵。

    这回不用人说,村民们都知道,钟家是真的发了,能供得起五个学子,不算在县学就读,开销很大的钟正信,光那在族学就读的四人,即便束脩有一定程度优惠,那开支也不是普通农户能承受的。

    钟庆然乖乖上了一天学,回到家后,感觉整个人都有些不大好。夫子讲课太沉闷,就连他这样有前世经历,具备成年人心态的人,都止不住要打瞌睡。他实在是佩服那些从族学中走出去的学子,若没足够忍耐力,意志不够坚定的,就会跟钟庆书他们那样,对课业毫无兴趣。

    不光如此,猛然间从自由散漫,变成规规矩矩,这也让钟庆然很是不适应。再如何,既然已经答应钟老爷子,起码最初一段时间就算装样子也得装像点。

    听说钟庆然现身族学,钟庆竹便拉着钟庆书屁颠屁颠跑来瞻仰,还有模有样跟着一起胡闹。

    还好,族学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至少对待学业态度很是端正,那些心不在这上面,被家人逼着来混日子的,讲课期间你睡觉可以,却是决不允许打搅其他人的课业。

    心态不同的两方人马,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,倒是相处得还算和谐。

    待了几天,钟庆然对族学了解深刻许多。

    族学先生有限,只大致分为甲乙丙三个班,丙班是连字都还认不全的蒙生。乙班进了一步,那些学习一般,或者无意科举的人,都分配在这里,挪窝的可能性不高。而甲班则都是有志于走科举之路的学子,一般在这里读到考中童生,到了那时,实在家贫的会选择继续在这里求学,但凡有点钱的,都会选择县学,钟正信就是如此。

    族学对于一般族人来说,是让他们翻身的好地方,对于富贵加身的钟氏一族各房而言,却有些鸡肋。真有能耐的,都是请先生上门坐馆,钟庆书本来也该有这等待遇,可惜,他自小就像被流放一样,让他进族学,还是家中人有所顾忌。这么做,起码能在外面搏个好名声,也好于仕途经济上有所裨益。

    钟庆竹则是和他留守的叔叔家一个遭遇,因并非他一人被特别对待,加之留守老家的叔叔婶婶对他虽没有过多照顾,却也没过于苛责他,致使他心宽体胖,和钟庆书心态就有些不同。

    钟庆书、钟庆竹和钟庆然,三人受宠程度明显不一,却能玩到一块,没生出迁怒情绪,说实在话,还真有些让人惊讶。

    也由于族学的这种分班制度,钟家兄弟四人被分在两个班,正好一对亲兄弟一个班。钟庆安和钟庆峰丙班,钟庆阳和钟庆然乙班,跟钟庆竹和钟庆书做了伴。

    熬了几天,钟庆然便有些挨不住,他又不想走仕途,学这些枯燥的东西,除了浪费时间,还能有多少收获?

    钟庆然都这样了,钟庆竹就更是按捺不住,要不是这里有他的两个好兄弟,他早就走人了。反正叔叔不会管他,爹娘更别说,连个影子都见不到,他是一点都不担心会被家长说教。

    这不,听钟庆然说明天他不准备过来,钟庆竹立即举双手赞成,还非得拉着钟庆书表态。

    钟庆书面对两位好伙伴,脾气格外好。这点,钟庆竹大大咧咧不会多想,钟庆然上辈子一路顺遂,心眼也不多,到了大周朝之后,比以前多了些顾忌,连说话都不能太过随心,自然,性子相较以往要谨慎许多。他很容易就想明白,钟庆书要是在家里都还这么个好性子,估计早就被欺凌得不成样子,哪会这么好声好气和他们玩到一块?

    “明天不来族学,你做什么去?”钟庆竹凑到钟庆然身边,一脸好奇地问道。

    钟庆然:“……”

    钟庆书有些看不过去,随意举了个例子:“睡懒觉都比在这里浪费时间好,至少睡觉有助于养神。”

    钟庆书话虽这么说,钟庆然却不这么看。据他这几天观察所知,这两人心思虽不在课堂上,却也不是纯粹虚度光阴,课堂上头也不抬,也不知道他们在琢磨什么东西。他自己也是,有时候实在听得不耐烦,也会在纸上写写画画,把夫子的讲学当成了背景音乐听。

    钟老爷子还在想,三孙子这几天这么乖,是不是心思已经收拢,准备好好上进一番,结果还没高兴多久,便听到钟庆然说明天不去族学了,让童氏别过来叫他早起,他要好好睡一个懒觉。

    钟老爷子真是痛心疾首,浇灭了最后一点奢望,这次他真是放下了。瞧这几天钟庆然的样子,也知道让他进学是在为难他,可世道如此,家里没能耐,不能恩荫到他,走仕途便是最好的路子,只是心不在此,他也没辙。

    钟庆阳看到钟庆然如此,有心想说上几句,最终也没有开口。因着做兄长的,在自己胞弟面前没有多少威严,平时他都不怎么愿意跟三弟在一起。可再怎么说也都是亲兄弟,这次他能重新进入族学,那也是托了他的福,他并非不知好歹之人,只是一想到连爷爷奶奶都劝服不了,他说了又有何用?

    那次跟着明氏去相看陈秀才,他可是真正见到了什么叫书生气度,跟时常到他家找三弟玩的钟庆书,是两种风格,却更加吸引人,比小叔又多了分对俗事的了然。这次机会难得,他一定要把握住,就算秀才考不上,考个童生也是好的,起码在村子里话语权都能大不少。

    钟庆阳倒是看得明白,想着三弟要是一直这样能干,他也没能力帮上忙,若有个万一,他一定不会坐视不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