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海中文网 > 鸾归桐 > 第一百九十二章 求情(两章)

第一百九十二章 求情(两章)

推荐阅读:
大海中文网 www.dhzw.cc,最快更新鸾归桐 !

    同样是春光鼎盛的四月夜里,真定城内花香四溢,暖风扑面。五百里外,邯郸城下的刘秀军营中,却是号角相闻,篝火熊熊,充盈着一片肃杀之气。

    主帅帐内,红漆长条案上摆着的地图和纸笔已然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一壶温好的挏马酒。

    刘秀笑着执起酒壶来为跪坐在对面的邳彤倒酒,“来,夜里喝点酒好入睡些。”

    邳彤忙低头道是,神色恭敬。

    两人抿了口酒,那股挏马酒独有的奶香味在舌尖盘旋,微辣在胃里燃开后又叫整个人都有些微醺。

    邳彤赞曰:“无怪乎世宗皇帝爱之。”

    他落下酒杯后,望向刘秀眼带询问。

    “不知主公深夜相召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刘秀又抿了口酒,缓缓开口道:“不是什么大事……”

    他把郭圣通信中所写一五一十地说给了邳彤听,“我不通岐黄,想到将军素有药王之名,故请将军来为我解惑。”

    “那胎儿受那日渐臃肿的血块压迫,只怕已然成死胎了。

    月份太大,体内又有血块,母体没法自动将死胎排出来,也没法吸收。

    谢府少夫人至多再有三月,便会染了胎毒死去。”邳彤摇头叹道:“若是那谢府少夫人在半月前肯求少夫人施以援手,或有一线生机。

    现下便是扁鹊重生,也无力回天了。”

    刘秀颔首,“既如此,那也真是无奈何了。”

    在邳彤来之前,他便已回信给郭圣通嘱咐她万不可再插手范氏的病情。

    既不可治,倘若贸然应承,但凡有半点不好,谢府人只会把责任推给郭圣通。

    他唤邳彤来,是因为他已成婚,将来总会做父亲,这般将心比心地想着总有些不忍。

    但如今邳彤也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事不可行,那便就此罢了。

    他英俊硬朗的眉眼在灯下轻轻舒展开,“待平了邯郸后,将军还是把家眷从乡下接到身边来吧。

    如若有个什么急事,将军也方便照料。”

    在信都守将投王昌后,王昌曾捉邳彤全家,威逼利诱于他。

    但邳彤不肯就范,他涕泪横流地拒绝了王昌的使者。

    幸好信都后被攻下,邳彤全家才得以幸免于难。

    经此一劫后,邳彤便把家眷送到了偏僻的乡下。

    原是想着安全,但今听了谢躬儿媳的事,他心下不免也担忧起来。

    扁鹊医术出神入化到可起死回生又如何?

    蔡桓公病入膏肓之时,他不还是无计可施只能逃到秦国去?

    人生在世,谁还不会有个头疼脑热的?

    倘若老母小儿有何不适,在那缺医少药的乡下,小疾都能耽搁成要命的大病。

    到那时,他便是再自觉医术不凡,又有何用?

    这般想着,邳彤心下不觉一紧,忙点头道诺。

    刘秀微微一笑,举起酒杯来。

    “明日还有一场恶战,也不留将军了。

    来,再饮一杯后便各自安歇吧。”

    邳彤点头,一口饮尽后起身行了一礼撩开帷帐大步而去。

    他走后,刘秀又在案前坐了许久,一口一口慢慢喝完了壶中酒。

    辛辣的味道在心下升腾回转,他终于觉出了醉意。

    撑着条案起身后,跌跌撞撞地回到了榻上和衣躺下。

    他的手不自觉地放在胸口上,那里放着他的妻写给他的第一封信。

    虽然只有第一句话是写给他的,但他唇边那笑到了梦中仍落不下去。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黎明划破黑夜到来时,邯郸城外的十里兵营早已活过来了。

    也不知是不是郭圣通这封信闹得,刘秀这一夜睡的很不踏实,始终都是在半梦半醒的状态。

    他一会梦到长安初见时,她双眸灵气逼人。一会又梦到他得了肺痈,她写罢药方后回眸问他“怕吗”。还梦到真定再见时,她恨恨不平地说“不愿嫁”。

    好容易磨到破晓,外间一有些微响动,他睁开眼来,再无睡意。

    他克制力极好,从不醒了还赖床。

    他霍然坐起身来,翻身下了榻。

    洗漱着甲用过早饭后,尚且还没到大军进攻的时候,他便站在帐外看日出。

    湛蓝的天际边忽地染上了一抹艳丽的红边,那红边一点点往上,太阳的脸终于露了出来。

    五颜六色的霞云漫卷了大半个苍穹,直叫人看得移不开眼。

    两刻钟后,太阳已轰然跳出地平线,金光灿灿晃得人睁不开眼来,只能眯着眼看着。

    自起事后,刘秀便再没有闲情逸致看过日出日落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长兄惨死后,好长一段时间他的心下都堵得难受。

    所思所想,皆是如何为长兄报仇雪恨,皆是如何叫小长安惨死的婶母、次兄和二姊在天之灵得到安息。

    时光沉淀了伤痛,可每每想起时仍是痛彻心扉。

    他从不试图开解自己,好让自己好受些。

    他怕时间长了,他会忘记他们。

    他怕他会失去向上的动力。

    可是时日一长,邓禹又说他的心底太阴暗。

    他懂邓禹的意思。

    邓禹是说他太功利了,凡事都是为了向上爬。

    邓禹怕他将来会和王莽一样变成权利的奴隶。

    刘秀自己也怕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,他经常彻夜难眠,怎么都睡不着。

    直到接到郭况的信知道郭圣通和真定王太子退婚后,他的心间蓦然照进了光来,有什么尘封许久的东西冲破心防而出。

    他想等着自己功成名就时,一定要备了活雁请人依足了礼节前去说亲。

    不管她肯与不肯,他总要尽力一试,方才对得起自己。

    却不想造化弄人,她竟然毫无选择余地地嫁给了他。

    谁会愿意身不由己呢?

    所以她抵触他,甚至厌恶他都是理所应当的。

    但这都没关系,他们有一辈子的时间不是吗?

    他其实很想谢谢她,是她在他晦暗的人生中点亮了一束光。

    是她,让他想起他还要为了他活着的亲人而战。

    唯有彻彻底底地赢,才能护她们一生安宁。

    他深吸了一口气,深邃的双眸几乎要把天际望穿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也站在这片瑰丽的霞光下?

    这个念头刚浮起,就被他笑着否定了。

    这会她该是还在睡梦中吧?

    他笑笑,理了理身上盔甲,大步而去。

    大军已经整肃,预备再次攻城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金灿灿的日光漫上邯郸城的城墙时,刘秀所部高竖旌旗,踏着紧凑的鼓声轰然向前发动再一次攻城。

    银白色的盔甲在日光照耀下反出冰冷的光芒,宛如刀锋割喉。

    激昂的号角声中,双军在城下再次交锋。

    邯郸城围军被围困了将近两月,始终不见有人来降,士气早已大跌,如何经得住刘秀所部一次次不屈不挠的进攻?

    午后时,刘秀所部攻破了南门,忽闻尚书令谢躬在东门处受阻,忙领人前去相援。

    一番苦战后,终于攻破。

    大军涌进邯郸城城中。

    战火烧得邯郸城内处处断墙残垣,遍地狼藉。

    刘秀收拢了诸将情况后,方才放心进城。

    王昌虽逃,但王霸已前去追击。

    他跑不了多远,刘秀并不担心这个。

    晚间时,刘秀所部已荡平城中的零星反抗。

    诸将全聚在刘秀帅帐中,研究下一步的部署。

    正说得起劲时,忽听得帐外有人高声通报道:“尚书令到——”

    帐内一静,众人各自回了各自的坐席上跪坐下。

    谢躬撩帐而进后,未等说话便行大礼拜下。

    离谢躬得最近的部将忙上前止住,刘秀蹙眉问道:“子张兄这是作甚?”

    谢躬挥手挣脱那部将,深深躬下身子去,“还请武信侯看在稚子无辜的份上,无论如何请令夫人救我那儿媳一命。”

    他和刘秀都是在昨夜得到的书信,虽是事态紧急,但他略加思索后仍是决定等着今天再来求助于刘秀。

    刘秀不是想拿这个要挟他吗?

    他倒要看看当着这么多人,他如何说得出口?

    “吾刚刚得着贱内书信,知道对吾儿媳的病情,令夫人早有良言,只是贱内愚昧无知未能及时采纳。

    吾为贱内致歉——”

    他说着便躬的更深了,语气真诚,“如今吾儿媳命悬一线,还请武信侯看在稚子无辜的份上,请令夫人不计前嫌施以援手。

    武信侯夫妇救命恩德,吾定当衔草结环。”

    谢躬此言一出,大帐之内死一般的寂静。

    刘秀却也不理他,就由着他跪,慢慢踱步回了坐席上跪坐下。

    邓禹和景丹见状,忙上前不由分说地搀扶起谢躬来,“子张兄还不知道武信侯的性子吗?向来是最心善的,只要听了前因后果,但凡有一点把握,都定当鼎力助之。”

    谢躬知道他们这话是在暗讽他强人所难,可扪心自问,如今也的确只有这一条路了。

    那郭圣通既敢风轻云淡地说出吃些药就能好的话来,想必定是对范氏的病胸有成竹。

    他理了理思绪,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把事说了。

    诸将即便连年征战锻造了副铁石心肠,但也大多都是做父亲的人了。

    听得谢躬儿媳极有可能一尸两命,心下如何落忍?

    不过因为这谢躬是那更始帝派来监视主公的,方才没有纷纷求情。

    殿中愈发静了。

    “您请回吧。”刘秀并没有如谢躬想象中那般一听说这事后,便皱着眉关切地问东问西表示好意,而是极其冷淡地下了逐客令。“月余前,内人上门拜访令夫人,不期得知了少夫人抱恙的事,便出于好意前去探望。

    内人自幼学医,不敢说和扁鹊文挚齐肩,但也委实从不说大话。

    她说能治,便是能治。

    她说不能治,便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。

    内人诊断出少夫人患得是症瘕后,便自告奋勇地要为少夫人开药,是令夫人断然拒之。

    而后内人抱着医者仁心的想法,再三叮嘱令夫人,这病万万拖不得,倘若想治,半月之内去郭府请她就是。

    可令夫人没有,她足足拖到了现在才去。

    内人早有言在先,如今这般情形,她委实无能为力了。

    还请尚书令另谋高明,万不能再耽误这宝贵的时间了。”

    帐中诸将除了邳彤外,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事。

    原本还对谢躬抱有同情,待听说主母的半月之期后立时纷纷蹙起眉来。

    那谢夫人明摆着不信任他们主母,却又在走投无路之时想起了夫人。

    可如今早过了半月之期,主母如何救得?这不是在强人所难吗?

    谢躬被这番话说得脸上一阵白一阵红,但既来了,又牵挂着儿媳和长孙安危,究竟不能如此便算了。

    他深吸了口气,把脸面丢在一边,再次深深拜下。

    “吾知贱内多有不对,令夫人生气也是理所应当的。

    只是,还是那句话。

    请您看在还未出生的孩子份上,便是有一丝把握也请令夫人试一试。”

    这是在说郭圣通存心为难她们?

    刘秀不为所动,“我也还是那句话,您请回吧。

    内人实在是无计可施。”

    他望向谢躬,说出了常夏和羽年压在心底许久的话:“她是人,不是神。”

    诸将颔首,无人肯上前为谢躬分说求情。

    谢躬苦求无门,只得无奈告辞。

    他回了自个儿营帐后,枯坐良久方才执起案上笔,颤颤巍巍地写了回信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刘秀帐中,诸将在谢躬走后各自分派到了事务便散去,只有刘秀二姐夫邓晨和邓禹借故留下。

    他们想说的话出奇一致,是以彼此对望一眼后,邓晨便示意让邓禹说。

    邓禹点头,看向刘秀:“主公难道不知道谢躬有借题发挥之意吗?他想借此和我们之间划清关系。倒不如请主母去看一眼,反将他一军。”

    刘秀摇头,“不行。”

    郭圣通那般纯善的性子,能断然拒绝已属理智。

    倘若他再叫她上门,她定然受不了那范式的泪眼,如何都要尽力一试。

    最终的结果,并不会因为她的善心而有所改变。

    不是人人都有大难不死的运气。

    到那时,谢氏如果蛮不讲理,咬定是她害死了范式母子岂不有嘴都说不起了?

    他把这话深埋在心底,只淡淡地道:“还用不着为了谢躬去逼迫我自己的夫人,他虽颇有些才具,但愚忠于更始帝。

    与其费尽心力去拉拢他,不如趁早省些力气也好。”

    二人点头,便也不准备再就此多说。

    正在此时,有兵士掀帐而进。

    “主公,尚书令部下文成易不肯听从军令,在城中四处烧杀劫掠,行径令人发指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帐中人一起惊呼出声。